病人角色行为消退:心肌梗死的病人毅然离开医院承担起照顾自己中风母亲的责任。
职责范围 护理职责范围内 医疗职责范围内
8.处理及执行医嘱的注意事项:
3.机体的防御功能:(1)基本结构:是人的核心部分。(2)抵抗线:处于基本结构外层,主要功能是保护基本结构。若抵抗线功能失效,可导致个体能量消耗,甚至死亡。(3)正常防御线:位于弹性防线和抵抗线之间。若压力源侵犯到正常防线,个体可表现出稳定性降低和疾病。(4)应变防御线:即抵抗线。处于最外层,功能是:防止压力源入侵,缓冲、保护正常防线。
3.文化休克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
第七章 护理程序
1.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调节、教育及认识职能。调节职能是道德的最主要的职能。
6.凯文纳夫将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分为7个阶段,即震惊、不知所措、情绪反复无常、内疚罪恶感、失落与孤独、解脱及重组生活。
(2)过程:①明确思维的目的。②专业的知识储备(学习生物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知识以构建坚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基础。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可以请教他人,参考专业文献资料)。
2.脑死亡标准:①没有感受性和反应性;②没有运动和呼吸;③没有反射;④脑电图平直。
2.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3种: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生物因素是主要因素。与健康有关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系统、生活方式。
1.文化现象包含:物质财富、精神产品以及活动方式,又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方式文化。
(1)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病人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一般不执行口头或电话医嘱。在急诊等特殊情况下,必须执行口头医嘱时,护理人员应向医师重复一遍医嘱,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
4.影响悲哀反应的因素:
6.排列护理诊断顺序应遵循的原则:(1)按照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2)注重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3)一般先解决现存问题:有时潜在的和需协同处理的问题更重要。
第九章 健康教育
4.护患关系的特征:帮助与被帮助性关系;工作关系;以服务对象健康为中心;多方位的人际关系;互动关系;治疗关系;短暂性的人际关系。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
(1)主动-被动型:适用于昏迷、休克、全身麻醉、有严重创伤及精神病等无自主意识的服务对象。“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做什么”。(2)指导-合作型:适用于急性服务对象。临床中最为常见。“护理人员教会服务对象做什么”。(3)共同参与型:适用于慢性病且具有一定文化知识背景的服务对象。“护理人员让服务对象选择做些什么”。
第十章 希望、失望与丧失、悲哀
2.失望的表现:(1)生理表现: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和睡眠紊乱。(2)情感表现:无望感、挫败感、冷漠感。(3)行为表现。
(1)必须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考虑较高层次的需要。
3.权利、义务和权力是法律的核心范畴。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预防并发症,防止疾病近一步恶化。
3.死亡一般可分为3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3.健康教育程序工作具体包括健康教育评估、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干预及健康教育评价四个步骤。健康教育计划:包括确定优先项目、确定计划目标、选择干预策略、设计干预方法、分配可得资源几个步骤。
决策者 护理人员 医疗人员
3.悲哀的反应:(1)情感方面:内心极度的痛苦、焦虑、孤独、疲惫、麻木等情绪。(2)生理方面:头疼、失眠、乏力等的表现。(3)认知方面:心不在焉、健忘、思维不能集中等。(4)行为方面:不时的哭泣、睹物思情、行为、怪异等。
若护理人员向医师指出了医嘱中的错误后,医师仍执意要求护理人员执行医嘱,护理人员应报告护士长或上级主管部门。
2.各需要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3.护理诊断有四个组成部分: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
4.法律制裁包括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及违宪制裁。
1.人的内在应对机制包括生理调节及认知调节。
文章来源:《护理学报》 网址: http://www.hlxbzz.cn/zonghexinwen/2022/0526/617.html